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稀土技术委员会正在组织研制稀土产品追溯的国际标准,名称为《从稀土矿至分离阶段供应链中稀土产品的追溯》。标准由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牵头起草,按国际标准研制计划,最迟将于2021年11月发布。
国外稀土生产企业进行追溯,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强化质量管理的需求和下游客户对原料质量稳定性的需求两个方面,无论从哪个方面的需求,都希望稀土原料来自于“可靠”的产业链,进一步分析可知,国外稀土产品追溯,基本上追溯的是企业信誉,目的是提高市场竞争力。以海外最大的稀土分离厂马来西亚关丹的莱纳斯新材料厂为例,它已经建立了针对镨钕氧化物的追溯体系,基本的追溯模式是和需方签订协议,确保需方再原料使用过程中,仅使用莱纳斯新材料厂所提供的原料。独家供货协议,再加上莱纳斯厂所用地精矿原料均由澳大利亚韦尔德矿山提供,可以保证产品追溯的可行性。硝酸铈
但我国建立稀土产品追溯体系难度很大。我国稀土开采与生产,实行的是配额制度,且分离能力远大于原料配额数量。很多分离企业存在产能过剩、原料不足的问题,因此,多渠道采购稀土精矿、混料后再进行分离冶炼是业内的常态,并且稀土分离工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导致难以确切追溯某个特定批次产品所用的稀土原料。虽然国内建立稀土产品追溯体系情况复杂,但任何企业在一定的生产周期内,会实现物料的动态平衡,所以只要建立科学的信息记录、存储和传递链条,仍旧能够实现很大程度上的追溯。
2018年,商务部办公厅印发《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建设指南(试行)》。该指南是在总结前期肉菜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示范经验的基础上,对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实质性推进。重要产品包括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种类。
国内稀土产品的追溯,是在国家要求下统一开展的,重点追溯的是企业的主体责任。可以预见,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专业管理平台、提高产品追溯权威和信息安全管理的可靠性,有望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和监管者的得力助手,有望实现稀土“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事实上,追溯制度更应是监管的一种方式。2016年,我国研制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规范稀土产品的包装与标志,为后续追溯码等快捷数据传输打基础。印在稀土产品包装上的信息识别码并不只是信息的载体,还应是监管赋予的公信符号。
未来,稀土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将有利于规范我国稀土产品的生产、流通、出口,严厉打击无法追溯到来源和去向信息的稀土矿产品的非法生产、流通及出口,有效解决黑稀土猖獗、屡禁不止而引发的扰乱市场秩序、打压稀土价格的问题,使非法盗采和来源不明的稀土矿产品无处收售,将黑稀土扼杀在摇篮之中。
对于稀土企业来说,除了考虑实现政府提出的追溯要求,也可以尝试建立为确保产品质量或考虑客户要求的追溯链。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一定程度上参考莱纳斯公司的模式,针对特定稀土产品建立追溯机制。
相关新闻Related News